灑水車潤滑系統的功用是潤滑灑水車發動機各零部件的摩擦表面,以減少各零部件摩擦表面的摩擦與磨損,并帶走摩擦表面上的磨屑等雜質,冷卻摩擦表面,提高汽缸的密封性,此外,潤滑油黏附在零部件表面上,避免了零部件直接與空氣、水、燃氣等直接接觸,從而防止零部件被腐蝕。
一、灑水車潤滑方式
由于灑水車發動機各運動的工作條件不同,對潤滑強度的要求也不同,現代發動機多采用壓力潤滑與飛濺潤滑的綜合潤滑方式。
(一) 灑水車壓力潤滑
壓力潤滑即利用機油泵,將具有一定壓力的潤滑油源源不斷地送往摩擦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并能承受一定機械負荷的油膜,盡量將兩摩擦表面完全隔開,保證潤滑。灑水車發動機上采用壓力潤滑方式的部位有:曲軸各軸頸與軸承之間、連桿各軸頸與軸承之間、凸輪軸頸與軸承之間、搖臂軸與搖臂之間等。在發動機缸體、缸蓋上設有專門的油道輸送潤滑油。
(二) 灑水車飛濺潤滑
飛濺潤滑即利用灑水車發動機工作時,運動零件旋轉時飛濺起來的油滴或油霧來潤滑摩擦表面。這種潤滑方式可使裸露在外面承受載荷較輕的汽缸壁,相對滑動速度較小的活塞銷,以及配氣機構的凸輪表面、挺柱等得到潤滑。
(三) 灑水車定期潤滑
定期潤滑指對發動機一些不太重要、分散的部位,采用定期加注潤滑脂的方式進行潤滑。例如水泵及發電機軸承就是采用這種方式定期潤滑。近年來在灑水車發動機上采用含有耐磨潤滑材料的軸承來代替加注潤滑脂的軸承。
二、灑水車潤滑系統的組成與油路
為保證灑水車發動機得到正常的潤滑,現代灑水車發動機潤滑系的組成及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潤滑系的工作條件和具體結構的不同而稍有差別。
桑塔納轎車、灑水車發動機潤滑系統組成及油路,齒輪式機油泵位于曲軸一側的中間軸上的齒輪驅動。機油泵將油底殼內的機油經集濾器初步過淲掉大在的機械雜質后經全流式紙質濾清器進入主油道,然后分別與曲軸上的主軸承孔相通,對曲軸各道主軸頸進行潤滑,并通過曲軸內部的油道,對連桿軸頸進行潤滑。
主油道內的機油還通過一條專門的油道進行凸輪軸的軸承處,對凸輪軸的軸頸進行潤滑。凸輪軸總油道還設有分油道與挺柱導向孔相通。對液力挺住補充油液。
主油道內的機油有一小部分經分油道 潤滑中間軸軸承。
其余部位采用飛濺潤滑,潤滑完畢的潤滑油流回油底殼。
為防止潤滑系的機油壓力過高,在灑水車機油泵出口處裝有限壓閥,當機油泵輸出壓力過高時,限壓閥打開,部分機油流回機油泵出口,形成小循環,降低輸出油壓。
機油濾清器上設有旁通閥,一旦濾清器發生堵塞,該閥打開,機油直接進入主油道,保證各部位的可靠潤滑。
潤滑系的報警系統有兩個油壓開關,一個在凸輪軸總油道的尾端,稱低壓報警開關,當灑水車發動機機油壓力低于0.031MPa時,機油壓力開關將油壓指示燈電路接通,油壓指示燈閃亮。另一個油壓開關安裝在濾清器蓋上,是高壓不足報警開關,當發動機轉速大于2150r/min時,如果機油壓力低于0.18MPa,高壓報警開關觸點斷開,機油壓力報警燈閃爍,蜂鳴器鳴響,說明機油壓力低于標準,潤滑系統有故障,應檢查故障并排除。
灑水車發動機的機型不同,其潤滑系統會略有區別,但總體的基本組成大同小異,主要包含以下裝置。
(一) 灑水車潤滑油儲存與輸送裝置:該裝置包括油底殼、機油泵、輸油管和汽缸體與汽缸蓋上的潤滑油道等。主要作用是保證潤滑油的儲存、加壓和循環流動。灑水車機油泵大多裝于曲軸箱內,也有些柴油機的灑水車機油泵裝于曲軸箱外面。
(二) 灑水車潤滑油濾清裝置:該裝置包括集濾器、粗濾器和細濾器等。主要作用是過濾掉潤滑油中的雜質、磨屑、油泥和水分等雜質,使輸送到各潤滑部位的都是清潔的潤滑油。潤滑系的濾清器按過濾能力分成機油集濾器、機油粗濾器、機油細濾器3種,裝于潤滑系的不同部位。也有的發動機將粗濾器、細濾器做成一體。
(三) 灑水車安全和限壓裝置:在發動機潤滑系中設有限壓閥和旁通閥,限壓閥用來限制潤滑系中的最高油壓,旁通閥在粗濾器發生堵塞時打開,機油泵輸出的油可直接進入主油道。
(四) 灑水車其它裝置:機油壓力表、油溫表便于駕駛員掌握潤滑系的工作狀態。一些熱負荷較高的發動機設有機油散熱裝置,以加強潤滑油的冷卻,確何灑水車發動機在大負荷時潤滑油的最佳潤滑效果。